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案件快报 -> 以案释法

十三年漫漫追偿路 法官不懈努力终执结

发布时间:2014-06-05 09:43:51


    积压十多年的案件赔偿款终于拿到手中,周口市川汇区城北办事处韩庄八组的豆某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
    2001年,豆某为刘某某建房过程中,不慎触到了房顶高压线,豆某的脚被电击伤,造成残疾。因刘某某未赔偿豆某的损失,豆某起诉到我院,我院做出判决,判决刘某某赔偿豆某48398元。判决生效后,刘某某未履行判决,2003年豆某申请执行,执行中发现,刘某某是周口市床单厂的下岗工人,离婚后又再婚,一直找不到人,也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,案件中止执行。因豆某残疾,行动不便,其父母多次到法院哭诉生活的艰难,希望法院尽快执行。2007年,有人发现刘某某在周口出现,肖玉华庭长带领全庭人员,赶到周口市百货楼附近,对刘某某依法予以拘留15天。拘留期满后,刘某某履行了3000元,此后刘某某又失去联系。

    今年3月,川汇区法院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执行一庭干警认真学习有关材料,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他们把豆某一案从积压的老卷中提出来,查刘某某的账户、存款、房产、车辆,均无财产,找刘某某的人,多方打听,也没有找到,案件又陷入了僵局。承办案件的法官肖玉华绞尽脑汁,寻找案件的突破口。执行一庭全庭同志通过多次研究,决定把刘某某的儿子作为突破口,刘某某的儿子现已成年,据说生活的还不错。我们和刘某某的孩子谈心,告知豆某年纪轻轻就伤残了,找不到工作,找不到对象,没有生活来源,其父母是农民,年事已高,身体有病,生活过的很艰难,希望他出于同情心替父亲把赔偿款还清。经过肖玉华及全庭人员的多次做工作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最后,刘某某的儿子被法官的精神感动,主动拿出3万元,豆某表示下余案件款放弃。

    这一起长达13年的案件,经过法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,终于了结。豆某长长的舒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。其母亲激动的热泪盈眶,不住的说谢谢、谢谢、谢谢法官为老百姓解决了困难,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是好,为群众办了实事。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